#記憶92

Lico Lee
Jan 3, 2021

--

#榮民北北系列

#老李-1

我小時候常常聽人說有一種人叫做「老榮民」或「老兵」,這好像是一種特殊的族群,這個族群甚至還有一個代稱,這個代稱非常粗魯,就是「馬XXX」;我現在因為知道它的意思所以說不出口,但是當年這句話是很多人提起榮民的時候會給的形容詞,因為這是有些榮民的口頭語、逗號、驚嘆號、句號,以及所有連接詞。

那個時代,隨著戰爭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停留到這個小島上的軍人,許多都是除了當兵沒有其他一技之長;或許是因為退輔會的安排,小時候最常看到榮民的地方是在機關學校,那些勞力或者沒人願意做的事,比如修理課桌椅、倒垃圾、清掃、搬東西,或者颱風天來修補屋頂、鋸樹枝…,通通都是榮民的活兒,我們有時稱呼他們校工北北,有時稱之為「榮民北北」,因為看見這些榮民北北做的都是辛苦的工作,心裡總是對他們懷著感謝甚或尊敬的心情。

但,我小時候最接近的一位榮民,卻是一個我記憶中的反面人物,我從未把他和「北北」這個名稱連結,我甚至從未當面叫過他,心裡面,我是跟著大人叫他「老李」(非真實姓氏)。

我們的村子很漂亮,是有大門的,進了門就是一條大馬路(長大了以後回去看,其實不大,兩車交會時是會擦撞的),馬路兩旁種滿了高大的鳳凰木,春天,小小的羽狀葉覆滿馬路上空,馬路變成一條綠色隧道;夏天,樹上開滿了紅紅的鳳凰花,整條馬路落花滿地,變成一條紅地毯。

村子的大門清早開啟,晚上關門,村子裡因此有基本的安全防護,晚上好像是十點半或十一點關門,過了關門時間,要出入得按門鈴,然後睡在門口的小房子裡的警衛兼門房會來開門。

老李就是長年睡在門口小房子裡的那個人。

老李的個子不高,但是非常結實,看來應該是五十多歲的年紀的他,露在袖子外面的上臂還肌肉虯結,並有幾個藍色的刺青:「反共抗俄 殺朱拔毛」。短小精悍的老李腰板挺直、眼神霍爍,有人說老李以前是成功隊的蛙兵水鬼,我看老李那深色的皮膚和矯健俐落的動作,對這樣的傳言深信不疑。

在五十年前的時代,照理說,具有這樣經歷的人應該比旁人更容易贏得我多幾分尊敬?奇怪的是:我對老李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畏懼,不是怕他的氣勢,是有一種直覺上的害怕,覺得有一種危險,使我總離他遠遠的。

我們的村子包含著一個醫院、病房、醫護人員宿舍,以及最靠外圍大約十戶職員宿舍。因為守門,老李似乎也擔負起部分村子住戶的安全,村子裡那條大約百來公尺長的主要道路和大門附近的清潔也歸他負責,除此之外,老李似乎還會在陳家出沒。

陳家不是我們宿舍區裡的人,但不知為何他們會住在村子範圍內?他們家在村子最外圍,靠近大門,也靠近老李的小房子。陳家的後院和我們家後院只隔一道牆,但那道大約兩公尺高的牆對我們小孩子來說真的太高了,所以我們從來不曾從那裡翻牆去找他們,也看不到他們家活動的狀況。

陳家有一對姊弟,姊姊和我年紀相仿,弟弟小好幾歲。我們家家規嚴格,我要出門玩通常除了要向父母報備,還要通過哥哥姐姐們的檢視,大門也不若鄰居一樣常開;陳家小姊姊因為家庭狀況特殊,也只偶爾出來遊玩,所以我和她算是比較生疏的。

所謂陳家「狀況特殊」,是因為在我那個時候的眼光裡有點「不一樣」,比如:我們極少看到陳家媽媽在家,較常見的是爸爸,只是爸爸每天要上班,有時還會好幾天不在家,家裡兩個國小和幼稚園年齡的小孩,怎麼過日子呢?陳家爸爸媽媽為什麼常常不在家呢?雖然是小孩子,有時我也不免疑惑。

我小時候不愛說話,許多疑問都由自己觀察得到答案,陳家的狀況,後來也如此得到部份答案。

陳家小姊弟的生活,老李介入甚多。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有一次到陳家去的時候發現的。

(待續)

--

--